于里镇
【概况】 于里镇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辖64个行政村,1.4万户。2017年底,全镇总人口4.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乡镇机关在编人员75名,其中公务员编33人,事业编42人。全镇共有党支部84个、党员2689名,其中机关党支部7个,“两新”组织党支部13个,农村党支部64个。2017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1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7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9%、29%、16%。2017年度,荣获“省级文明镇”“2017年度工作综合考核优秀乡镇”“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基层党建】 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打基础利长远”“管人管事管思想”的思路,以“两学一做”为抓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管“人”方面,建立五条线工作机制,将全镇工作分为五条工作线,分别由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主任科员担任组长,其余所有人全部划分到五条线下,将过去四个管理层级变为两个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围绕规范干部言行、治“未”病,制定综合管理、绩效考核三大类十余项制度,改变过去干工作现用现学为有章可循。管“事”方面,探索建立在智慧党建平台的基础上整合于里政务、平安于里、民情信息、安环税收信息资源,实现一个平台调度五项工作,打通“畅通分析渠道、畅通调度渠道、畅通指挥渠道”“三畅通”服务模式,为基层治理开创了一条新途径。每季度末组织一次现场观摩,以点带面、示范引导,激励各工作线、各管区以创新意识研究推动工作。探索实行“管区下沉”,每个管区选一个村设办公室,吸收1-2名村支书任管区副书记,具体负责村“两委”管理、日常值班、代办群众事项、信访接待等工作,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管“思想”方面,倡树“实字谋局、干字当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工作理念,干一件成一件,积小成为大成,推动全镇工作提质增效。实施双向“谈心谈话”,班子成员定期与分管同志谈话提醒,分管同志定期向班子成员汇报思想,随时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及时引导疏导,从思想上拧紧了“开关”。
【工业】 加快工业经济动能转换,实施了总投资7300万元6个技改项目,新增产值1.6亿元。友和车辆公司、久力工贸集团产值和利税均实现双翻番,销售区域遍布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胜源果业公司投资7000万元新上8条生产线和5000吨冷风库等设施,实现了对鲜果罐头的深加工;德瑞达牧业公司的“五莲山”牌自动化笼养肉鸡设备拓展至东北、华北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产值过2000万元的“加速度”。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投资2500万元,完成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投资3000万元,在镇区完成了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弱电等五大管网改造提升工程,铺设管道61公里,实现了天然气、弱电管网镇区全覆盖;对镇区宏图路1000多米主路进行了沥青罩面;投资200余万元,组建于里消防中队,结束了莲西区域无专业消防队伍的历史,镇区载体功能进一步提升。
【三招三引】 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全年组织外出招商112人次,接待客商洽谈项目168人次,收集项目信息8个。由青岛客商投资9074万元的莲岳公司项目于5月开工建设,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组织6家企业参加了121届广交会,成交额600多万美元。“招才引智”“招科引技”齐头并进,中科院钱逸泰院士在久力工贸集团成立“院士工作站”,是全县今年新增的三家院士工作站之一;久力工贸集团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赢得了军民合作的广阔市场,争创为“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国家级“绿色工厂”,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莲西创新创业和电商服务中心”于6月投入运行,科技创新和人才创业基地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农业】 继续“林水会战”,结合全县绿化“莲西”奖励政策,广泛发动大户、工商资本等投入,开展片区建设、环库绿带、镇村绿化、雨季造林,完成绿化面积8400亩,超额完成全县任务数56%;新增林果面积5800亩,打造林果片区18个,全部在百亩以上,其中千亩以上2个、500亩以上3个;配套建设水利设施40余处,投资近千万元;种植食用百合、油用牡丹等食药同源经济作物,成为全市林下经济种植示范点。“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窦家官庄、北营5000亩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开始建设,新发展雪莲藕、蔬鲜园两个项目;新增设施大棚40余个,新上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22家,益民蜜桃合作社的蜜桃被授予“绿色食品”标志,黄烟实现税收260万元,于里镇成为天津天士力集团和四川成都新绿色药业集团丹参生产基地和育种基地,临沂大学南斯拉夫雪莲藕育种基地。
【旅游业】 促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打造旅游特色产品,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全镇旅游进行规划设计,完成规划设计初稿;举办了“三月三”民俗旅游节和“魅力莲西•美在于里”于里镇首届桃花节、王家庄子“绿珠”脆枣采摘、青岛游客赶大集等活动,聚集了人气、树立了品牌,提升了知名度。
【美丽乡村建设】 完成全镇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成功打造美丽乡村片区1处,涵盖13个村、3549户、1.01万口人;完成村庄绿化300亩;9个村高标准完成“巷巷通”,统一使用透水铺装;完成农村改厕3626户,改造了50个村的227户贫困户危房,有效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稳妥推进养殖污染治理,做好养殖户思想工作,多次组织有转产意向的养殖户赴外地参观学习,全镇508户养殖户,完成整治494户,其中整改102户、转产18户、自行拆除203户,拆除面积135639平方米,涉及补贴资金1100余万元,实现治理“零振荡”。
【扶贫攻坚】 坚持稳扎稳打脱贫攻坚,配齐8名专职扶贫工作人员,成立5个专门工作组,“两上两下”排查建立贫困户台账,对收入不达标的户逐一分析,一户一法,落实配套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建设1650平方米扶贫车间一处,覆盖2016年和2017年贫困户,市定贫困村均实施果蔬基地精准扶贫,完成2017年脱贫40户71人;新建幸福院2处,新建互助养老服务站6处,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综治】 加强社会稳定工作,投资140余万元建设综治中心,以党建平台为载体,接入于里政务、社会治安等系统,实现标准化和信息化;党的十九大期间,周密安排部署工作,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严格落实各项安保维稳措施,做实“三个阵地”、用好“五支队伍”、打好“两个战役”、实现“三个向前一步走”,成为全市唯一第三季度“零到市上访”的乡镇。
【社会事业】 抓好饮水安全工作,扎实开展自来水厂运行维护,自来水水质达到县级水厂标准,村庄通水率达到 100%;投资400万元,对全镇44个集中供水村进行了主管网改造,农村供水城市化迈出了坚实一步。着力推进教育事业,不断提升教学条件,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8700平方米初中教学楼和3045平方米初中学生宿舍楼各一处,可实现500余名学生楼上住宿;投资2500余万元,完成小学4处教学楼标准化建设;初中创造了中考普升率和综合成绩乡镇初中的“双一”佳绩。有效提升卫生事业,卫生院配备新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ABS病床,完成59个村的村级卫生室改造建设,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提升。
【第三产业】 立足农产品资源,发展以蜜桃、脆枣、煎饼、小米、丹参等农产品销售为主的网上店铺70余家;依托“莲西创新创业和电商服务中心”,新开设网上店铺20余家。全镇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蓬勃发展。
【财税工作】 千方百计培植财源税源,在机械加工行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狠抓综合治税,招引优质项目,深挖税源,取得了财税工作的新突破。2017年,全镇实现税收收入4355.36万元,同比增长21%。
【违法建设治理】 平稳推进违法建设、公路沿线环境治理,摸清违法建设底数,逐户建立详细台帐。坚持党员带头整改和动员亲属拆除,61名党员干部申报违法建设59处、29113平米完成拆除;规范和拆除公路沿线违规广告4处,拆除公路沿线违法建设12处。2017年,全镇累计完成违法建设治理349处、55820平方米,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