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的五莲(第二十四期) 编辑: 添加时间:2011-8-12 16:36:06 |
走进红色的五莲(24) 中国共产党在五莲 ——全县发展文教卫生事业(二) 发展文化事业 中共五莲县委在注重发展教育的同时,还着力发展文化卫生事业,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1951年11月成立了县文化馆,为综合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负责群众文化辅导和美术及文艺作品的创作,并设有图书室。建馆之初设工作人员1人,至1953年增至8人。设立图书、宣传、文艺3个组。1951年至1952年,全县11个区均先后建起文化站。配工作人员1名。1955年1月,石场区由莒县划归五莲县,洪凝文化站迁至石场,洪凝区的文化工作由县文化馆兼管。 建国前,五莲境内从未放映过电影。1951年7月,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华东分团首次在洪凝放映了故事片《中华女儿》。1952年秋至1955年夏,省及专区的电影放映队相继在县内放映了《白毛女》、《她在保卫祖国》、《葡萄熟了的时候》等20余部影片。1955年8月,五莲县始建放映队伍。 五莲县茂腔剧团成立于1956年8月,其前身为胶南县“同乐”民间职业剧团。1956年经两县协商,将“同乐”剧团整顿后迁入五莲,改建为五莲县茂腔剧团。当时,有原“同乐”剧团演职员22人,社会新招人员10人。自建团至1966年春,剧团主要是面向农村,流动演出,演出剧目有经过自行改编整理的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狮子楼》、《红罗帐》等;有移植的评剧、豫剧、晋剧、吕剧传统剧目《杜十娘》、《花木兰》、《彩楼记》等;有自行创作的现代剧目《卧龙沟》、《水库之花》、《好社员》等,共60多个剧目。 发展卫生事业 旧时的五莲山区,医药奇缺。清代后期至解放前夕的百余年间,在五莲山区没有一所医院。1942年,乡间仅有个体中药铺68家,且药物缺乏。中医药人员不足百名,大都医术平平。仅有数人粗通西医,如遇急症危病便束手无策。每逢瘟疫流行,百姓求医不得,多去求神拜佛,往往贻误治疗。 1943年7月以后,八路军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在黄崖川、石场一带设立过两处医疗所,救护军队伤病员,兼为当地群众医疗。抗日战争胜利后,医疗所随军转移。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部队随军医院曾移驻坊子、南西峪一带,1948年随军迁走。 1949年五莲县政府成立卫生科,原卫生处更名为卫生科门诊。1950年春五莲县卫生科门诊、莒北县中西大药房先后迁至洪凝。 1950年春,五莲县县立医院建立,旋改称卫生院。有7名初级卫生技术人员,院长由卫生科长兼任。初建时借用民房,设备简陋、药品不全。秋,始购民房4间,添置简单医疗器械。1952年10月,国家拨款2.4万元,建平房25间,始设门诊、病房、检验等科室及病床15张。 1953年6月县卫生院妇幼卫生组对外公布“五莲县妇幼保健站”。同年,长期危害人民的严重传染病——天花病在五莲县绝迹。 1954年春,省拨款1.8万元,从县卫生院抽调5人,成立昌潍地区第一所麻风病防治站一一五莲县麻风病防治站。 随着文教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习惯改变了,在反动统治下的病愁困苦生活已成为过去,开始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感召力进一步增强,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中共五莲县委党史办公室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