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有效载体 助力党史育人 编辑: 添加时间:2011-8-31 16:15:27 |
创新有效载体 助力党史育人 今年以来,山东省五莲县委党史办公室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不断创新载体形式,强化党史教育和党史研究,着力扩大党史育人覆盖面,有效增强了党史育人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用活“双十”工程育人。“双十”就是在先进机关、优秀农村党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学校等建立了10处党史宣传教育示范点和10处革命遗址标志碑(陈列馆)。为用活“双十”工程,发挥育人作用,五莲县党史办依托清明、五四、六一、七一等节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党史育人活动。清明节期间,组织8处中小学校学生集体瞻仰了莒北革命史教育陈列馆,向烈士敬献了花圈。七一前夕,组织全县15处党委310名余党员干部代表参观了中共五莲县委成立旧址展室,接受党史教育。同时,协调指导党史宣传教育示范点财政局、检察院分别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学党史颂党恩,树典型争先进”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史、传承党史,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计划下半年再建立10处党史宣传教育示范点,进一步扩大党史育人范围。 做实“五进”工程育人。“五进”就是党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干部培训课堂”。为了做实“五进”工程,使“五进”活动焕发新的活力,在机关,把党史教育纳入正在开展的“三力建设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让广大机关干部了解党在五莲从初创到发展、壮大的艰难光辉历程,学会时刻用党的历史鼓舞和激励自己,更好地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企业,探索厂史党史一体化模式,促进企业文化与党史教育有机融合。先后在五征集团、中港机械公司建立了厂史(党史)馆,从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范中,从老职工的艰辛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中激发职工干劲,增强了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学校,与共青团五莲县委、五莲县教育局联合开展了“党史进校园”活动,在县职教中心举行了启动仪式,并为全校师生讲授了一堂《中国共产党在五莲》的党史课,拉开了“党史进校园”活动的序幕。在农村,随着村“两委”换届结束,开展了党史图书进农村活动。目前,已为60多个行政村,赠送党史图书1000余册,让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知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干部教育培训上,把党史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全县庆祝建党9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为全县6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上了一堂党史课,使与会人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 结合红色旅游育人。配合五莲县委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在完成全县革命遗址普查的基础上,确立了东西南北四大党史主题板块,即东部“革命的摇篮”,西部“血染的丰碑”,南部“坚强的堡垒”,北部“历史的见证”,并列入全县旅游工作整体格局。同时,主动为“两山”景点提供历史文化资料,参与设计红色旅游路线,成为全县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正在五莲山筹建“五莲山区农民武装暴动纪念馆”,现已完成了方案设计。通过“红色”带动旅游,以“旅游”宣传党史,使人们在体验旅游愉悦的过程中接受党史教育。 利用研究成果育人。坚持把抓好党史征编工作作为开展党史育人的基础和前提,不断深化党史研究,及时转化研究成果。首先,在全市率先启动地方党史二卷编写工作。《中共五莲地方史(1949-1978)》自2010年6月启动编写,目前已完成了42.5万字的送审稿,9月下旬召开首发式。届时联合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在全县开展学习《中共五莲地方史》活动,进一步掀起全民学习地方党史的热潮。其次,深入推进党史课题研究。本着“突出地方特色、体现资政育人”原则,在完成《中共五莲历史专题资料》、“五莲县历史文化资源课题研究”等基础上,现已着手《中国共产党山东省五莲县组织史资料(2000—2011)》编写工作。编写组织史资料坚持创新编写体例,大胆实践探索,现已完成编纂方案、纲目设置和技术规范,近期召开专题会进行安排部署。 整合媒体资源育人。为进一步增强党史育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党史育人“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实现报刊有文章、电视有画面、网络有专栏。重点开展了三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一是报刊宣传教育。在《今日五莲》报纸开设了“中国共产党在五莲”宣传专栏,深层次、全方位报道全县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现已发表22期。在《五莲视界》刊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登载了全县革命遗址资料和重要历史事件。二是电视宣传教育。联合五莲县电视台拍摄了8集历史记录片《走进红色五莲》,在《五莲新闻》中播出;与五莲县电视台《魅力五莲》栏目,联合制作了3集《党旗飘飘》党史专题片,在“七一”前后滚动播出。通过生动事迹的叙述和直观鲜活的影视形象,收到了吸引人、感化人、教育人的效果。三是网站宣传教育。在五莲县党史办网站上设置了《党史工作》、《党史上的今天》、《学习园地》等栏目,并不断扩大库容量,突出网站特色,目前点击率近4万人次,五莲县党史办网站已成为社会各界查阅党史资料、学习党史知识、展示党史育人成果的窗口和平台。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了党史育人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